寸寸山河梦,昭昭赤子心 | 建筑工程系主题教育活动
日期:2024-12-18  发布人:建筑工程系  浏览量:181

 

 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,国之祭定格悲痛,“1213日”成为不能忘却的共同记忆;国之殇敲响警钟,凝聚成奋进前行的力量;国之愿呼唤和平,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更加坚定。为切实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,建筑工程系组织开展了“国家公祭日”主题教育系列活动。

 

 

 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,带领同学们了解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城的变化、南京大屠杀的真相。

 同学感悟:只有真实地了解历史,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;只有以史为鉴,才能开创未来。我们之所以念念不忘,是因为三十万人民的生命难以忘却,而今的纪念是为了不忘,不忘是为了反思,反思是为了清醒,清醒是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未来。我懂得唯有奋然前行,才是铭记历史的真谛。

 

 

 同学感悟:国家公祭,既是对我们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,也是对那些侵略者的控诉;更是提醒自己,时刻保持清醒状态,绝不能忘却历史、忘却苦难。我们铭记历史,是要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苦难奋斗的精神,将耻辱刻于心间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赓续奋斗。

 

 通过此次意义非凡的主题教育活动,同学们仿若置身历史的浩渺长河之中,得以沉浸式地深入探寻“南京大屠杀”那段惨绝人寰、不容忘却的过往。每一桩史实、每一幅画面、每一个故事,都如同一把重锤,狠狠地撞击着同学们的心灵,使其对那段黑暗岁月的认知不再停留于书本的文字,而是真切地触摸到历史的伤痛与悲壮。

 与之相伴的,是对“国家公祭日”设立初衷及深远意义的透彻领会。当警报声在耳畔长鸣,当默哀时刻的庄重寂静笼罩四周,同学们深刻体悟到,这绝非简单的仪式,而是整个国家、整个民族对历史的深沉祭奠,是对死难同胞的深情告慰,更是面向未来的庄重警示。

 往昔的惨痛铸就当下对和平的无比珍视。同学们深知,如今的和平安宁绝非天赐,而是无数先烈以热血身躯拼死捍卫、几代人不懈奋斗竭力守护的成果。与此同时,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心底生根发芽,大家清醒地认识到,身处风云变幻的新时代,国际局势波谲云诡,潜在危机暗流涌动,唯有以史为镜,时刻保持警醒,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稳立潮头。

 肩负时代重任的紧迫感亦催生出无限动力,促使这些热血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。他们将个人的成长轨迹与国家的命运走向紧密相连,志存高远,把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。在求知的道路上,他们勤勉刻苦、踔厉奋发,锤炼过硬本领;于生活的磨砺中,他们坚毅勇敢、积极向上,锻造坚韧品格。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团结一心汇聚磅礴力量,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勇毅前行,誓用青春之我,铸就祖国之昌盛繁荣。


 

 


图文/高子鸣、杜留玮

编辑/赵雪娇

校对/赵雪娇

审核/韩玺波

监制/陶晓峰

 

收藏本页